随手记一些产品上的想法(三)

惭愧,二还没写,就直接跳到了三……主要是日常中有一些关于产品的碎片化的思考,暂无法成体系。零碎地记录一下,一方面固化自己的想法,另一方面后续能有机会洄溯,乃至形成更系统的文章。

最近思考问题的中间,很喜欢冒出来一句话,「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」。所有觉得「就应该如此」的选择,都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。

  1. Web 端顶栏浮动是必须的么?不是的,如果你的顶栏里面没有提供用户全局的需求,那就没有必要这样做。新浪网易是通知,百度是搜索。
  2. 流量生意有两种模式:
    1. 一是粗放的采购+分发,通过两端的流量价格差来盈利。这种情况下考验的是流量的采购和分发的能力,如果具体的部门上来说,考验的是市场、运营的能力。
    2. 如果再思考一下第一种情况的流量来源,不停回溯的话,会发现有一个低成本流量的来源,而且这部份流量是自有流量。如何出现这种情况呢?这就是第二种流量生意:通过产品制造出流量黑洞等机制,是的流量可以源源不断的自我创造出来,由此不仅能获得大量的流量,同时其获得成本也低(相比采购,尤其是机制稳定之后)。在这种情况下再做流量分发,无论是分发到自家的业务中,还是对外采购流量的第三方,都会是一门好生意。
  3. 对于增长的理解,是这个阶段区分产品经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  4. 产品的规划不是 check list,依照时间表排出推送、文章、广告、论坛等等功能。战术上的勤奋只能掩盖战略上的懒惰。在达到产品正向循环之前(按趣头条的谭思亮看来,没到5000w DAU 都不能停歇),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高性价比地增长,如何触及目标用户、不断获取用户。插一句,如果 check list 是正确的话,岂不是成功的 App 都是一个样子?所以如果发现了某些 App 特别像,其背后一定有一个/些不靠谱(但听话)的产品经理。
  5. 产品经理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很强结果论的岗位。